FD食品是真空冷冻干燥的食品,技术起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FD技术首先由俄罗斯科学家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
真空冷冻干燥(Freeze Dried,简称FD)技术起始于20世纪初期。20世纪40年代,FD技术首先由俄罗斯科学家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并获得成功。
在二战期间,利用FD技术把血浆脱水,使其轻便且易携带,需要时注入生理盐水,便可把细胞激活。二战结束后,FD技术被用于医药、生物、航天、航空事业;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应用该技术生产的冻干食品作为宇航员的太空食品;20世纪7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日本消化吸收了美国的FD科技成果,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FD技术及其设备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此,FD产品及设备进入了工业化生产时代,主要用于医药、饮料、食品,以及对农副产品的低温脱水干燥;我国在解放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冷冻干燥法制造疫苗,但数量极少,解放后我国的冷冻干燥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2年起开始在兽医界应用,并在国内制造了一大批大、中型冷冻干燥机,我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型号的冷冻干燥机。
FD技术原理:
自然界中,水有3种物理形态:固相、液相和气相。当压力降到646.6 Pa,温度低于0℃以下时,水即由固态冰不经过液相,直接升华为水气。FD食品就是利用升华原理,将含有水分的物料在预备冻结后,置于真空罐中,通过热媒辐射加热,将物料脱水干燥。
FD技术在不破坏物质原有物理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升华将物质脱水干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对热敏感且易挥发损失的成分得到保存,所以,经FD技术处理过的食品,内在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可达到96%以上,而且食物含有的极轻芳香油也会被保留在食物的表面而不损失。与经过加热处理而脱水的食品相比,FD产品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持食物原有的外形、颜色、营养成分基本不变,有时甚至会使一些产品的味道和香味得到增强,改善了食品的风味,增加了食品的适口性,而且FD产品不需要冷藏就可以长期保存。
FD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
下面以FD大蒜粉的生产工艺为例,简述FD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过程。
大蒜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也有普遍种植,大蒜是深受国人喜欢的香辛类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所含的Ge和Se是人体抗肿瘤不可缺少的元素。大蒜中的一种配糖体,能有效消除血管上沉积的脂肪,具有降血脂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大蒜中主要的功能性成分蒜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杀灭作用,但是大蒜素的性质极不稳定,遇热易被破坏,遇碱易失效。在0-50℃下,温度越高,其含量的下降越快;在0℃以下,大蒜素含量下降平缓,pH值为3.0-5.0时最为稳定。综合考虑大蒜的性质,为了能较大程度地保留大蒜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冷冻干燥,即FD技术处理大蒜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2.1工艺过程
大蒜一凉水清洗一凉水浸泡一搓去外皮一切片一酸浸泡一沥水一装盘一预冻一真空干燥一出料一粗粉碎—包装一产品。
2.2工艺参数
大蒜切片的厚度为1.5-2.0 mm,装盘厚度在1 cm左右,预冻温度应低于共晶点5-8℃,后期处理在25℃以下进行,以免大蒜粉吸湿膨胀发黏,影响产品品质。
2.3冷冻干燥过程
冷冻干燥过程通常分为升华干燥和解析干燥2个干燥阶段。升华阶段由于水分较多,一般取最大加热功率,当物料上部温度达到加热板温度时,该阶段终止。在解析干燥阶段,由于升华结束,真空度有一定提高,所以应当控制加热功率,即降低加热板温度,保证干食品的温度低于最高允许温度,该阶段以物料达到设定值为终点,合理设置升华、解析干燥的时间是保证产品品质和节能的重要方面。
我国有着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但我国的农牧产品一直徘徊在原产品或初级加工阶段,技术含量偏低,而FD产业正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适合我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农牧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在果蔬生产基地大力发展FD产业,既可消化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又可赚取可观的外汇,同时解决了我国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使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快速提高。FD食品的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只要使用相适合的FD设备及控制好FD生产的最适条件,就可生产出优质的FD产品,且FD产品利润大、风险小,是值得提倡和大力扶持的创汇项目,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总之,FD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正在被人们广泛了解和认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腾飞,必定会带动FD生产设备及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FD食品也会出现在我们日常的餐桌上。